來源:通信信息報社
(記者 葉菁)為貫徹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弘揚中華民族孝老愛親傳統美德,工信部、民政部、國家衛健委等近日共同印發《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科技支撐能力要顯著增強,產業生態要不斷優化完善,老年“數字鴻溝”要逐步縮小。
面對不斷增加的養老服務需求,由國家政策和5G等技術驅動的智慧養老成為最重要的方向,那么,在這條5G發展的快車道上,運營商是如何借力5G讓養老服務更為精準呢?
智慧養老產業發展正當時
快速老齡化的中國,如何養老是無可回避的大問題。隨著物聯網、大數據、5G等科技技術與養老產業的深度融合,以及在疫情催化之下,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對智慧養老產生了高需求,國家和地方政府積極出臺各種激勵措施,支持智慧養老產業發展。
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提出要加強技術創新,提供更多的適老化智能產品和服務,讓老年人能用、會用、敢用、想用智能化產品。各地積極響應。上海市公布首批12個智慧養老應用場景,包括支持緊急救援、線上問診、遠程醫療、互聯網醫院等醫療領域的數字化應用;成都市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并舉,打造智慧社區服務平臺……
智慧養老通過改變信息交流傳遞方式、強化資源配置整合力度、提升服務管理效率等手段對現有養老服務模式存在的各種問題予以破解,勢必給養老地發展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運營商5G+賦能智慧養老產業
智慧養老在技術應用層面需要解決三大難點:智能設備的精準數據采集;以5G、物聯網技術實現迅速無延時的連接;基于大數據的人工智能干預。運營商作為數字建設的主力軍,在發展智慧養老領域具有天然優勢。也因此,近年來,運營商均在加快布局智慧養老的家庭社區應用,發揮5G網絡、千兆寬帶優勢,創新產品和服務,共同為智慧養老產業賦能。
例如,四川電信為武侯“頤居通”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綜合信息平臺研發了養老助餐信息化服務平臺。“以前吃飯是簽單,現在只需要刷臉。”重慶移動布局智慧煙感等智能服務解決方案,面向忠縣、榮昌、南岸等區縣進行試點推廣,在留守老人、古鎮防災、城市高層防火預警方面都有不錯的反響,截至目前突破上萬套。北京聯通則推出智幫SOS老人腕表、智幫NB-IOT紅外人體感應器以及智幫NB-IOT報警按鈕等一系列智能產品,幫助老年人積極擁抱時代變化,享受智能技術帶來的便利等。
運營商探索智慧養老之路還很長
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讓智慧養老的發展駛入快車道。但就目前而言,智慧養老產業仍然屬于一種新興業態,其培育發展仍然面臨著諸多挑戰。
一方面,我國目前65歲以上的老人,消費觀念仍比較保守,并且一部分老人不愿意嘗試新事物,即使有消費能力也更愿意花在科技產品上,這使得智慧養老產品一直未在市場中普及。
另一方面,產業協同推進機制尚未形成。智慧健康養老涉及領域諸多,包括信息技術產業領域、醫療領域、健康領域以及養老領域等。目前,各產業、機構間協同仍不完善。
因此,對于運營商而言,智慧養老產業拓展之路還很長,要求運營商在找準需求,不斷創新的同時,必須加強產業協同能力,唯有如此,才能讓智慧養老突破瓶頸走進尋常百姓家。
本文來自【通信信息報社】,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搜浪信息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