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NSA的組網的成本,初期要低于SA組網,但是長遠來看要高于SA組網。
NSA組網初期商用成本比較低。3GPP討論了8種4G和5G的組網模式,其中分為兩個大的分類,分別的NSA和SA。
目前全球的運營商使用的NSA組網方案,基本都是NSA里的Option3X。
而一般討論的SA組網,則是Option2。
NSAOption3x和SAOption2相比,初期的組網成本要低一些,所以才被全球的運營商追捧。
Option3x是接入升級的4G核心網的,不需要建設新的5G核心網,這部分只需要支持4G核心網升級的成本,相對的要便宜很多,要知道在通信業里,核心網是比較貴的。
Option3x,信令錨定于4G,數據走5G基站,這樣依托于4G網絡的組網模式,對于5G基站的連續性要求比較低,運營商可以在建設少量5G基站就開始5G商用,所以組網成本要低一些。極端一點兒,甚至一個國家建設一個NSA基站,就可以宣布進入5G時代,開始5G商用。
Option2,信令和數據都走5G,所以對于5G的連續性要求很高,需要建設更多的5G基站才可以開始5G的商用。
NSA組網,對于終端的要求更高,要遠高于SA組網,相比之下,NSA終端的技術難度其實更高,純NSA終端的價格也會高于純SA終端。NSA組網,前期組網成本低,但是對于終端的要求更復雜。首先,NSA是4G+5G的組合,目前運營商提出來了多錨點站的要求,也就需要考慮各個4G頻段的基站和各個5G頻段的基站的組合,這對于終端廠家而言,是一個挑戰。
另外,由于NSA組網,信令面和業務面分離,這對終端的處理能力要求也比較高,現在5GNSA手機耗電量很高,其中一部分的系統耗電,就是在4G5G的雙連接的維持上。
由于NSA的雙連接占據了部分系統資源,使得NSA終端的系統性能在某種程度上是下降的,而且由于功耗的增加,NSA的手機也會更耗電一些。
另外,由于NSA的手機,2T4R的兩根發射天線,1根必須連接4G,1根連接5G,使得它的上行速度只有SA手機的一半。
相比SA終端,由于NSA的技術復雜度更高,其實價格反而會更貴一些。
其實,就運營商必須SA組網,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也是由于終端的復雜度太高,價格貴,不利于未來的物聯網的發展。
NSA組網長遠來看是必須轉向SA的,這個全世界都是一樣的,總體的組網成本,NSA反而會更貴一些。NSA組網,其實并不是都沒有5G核心網。NSA組網后續的兩種組網模式:Option7和Option4,也都是有5G核心網的。
一個從4G到5G,沿著NSA演進的路線,是Option1->Option3->Option7->Option4->Option2(SA)的過程。
NSA在這樣的演進過程中,還需要建設5G核心網,還需要升級4G基站到eLTE基站,整體多支出的部分會更多,最終的組網成本會更高。
而為什么NSA一定要向SA演進?那是由于SA組網可以更高的支持三大應用場景里的URLLC(增強型移動寬帶)和mMTC(海量機器類終端通信),而且可以更好的支持網絡切片,用于對行業應用的支持,并且終端的復雜度更低,耗電也更低,可以很好的支持物聯網應用。而行業應用的支持、物聯網的應用,才是5G最根本的目的。如果僅僅是eMBB(增強型移動寬帶)的話,升級4G到LTE-A網絡其實也是可以支持的。
總而言之,NSA組網,是一個前期便宜,后期更貴的組網方案,而且對于終端來說,NSA始終都是更復雜,更貴的。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搜浪信息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