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樁建設位列“新基建”七大領域之一,作為電動汽車的專用充電設備,充電樁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滿足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需求。但事實上,充電樁與加油站不同,具有更深廣的意義,加油完全是一個物理性動作,但充電是一個信息交互的過程。也就是說,充電樁是我們進入更大的數據世界的端口。
通過與5G、特高壓、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其他“新基建”的有機融合,充電樁將打通汽車、能源、互聯網等產業,構建起全新的數字化社會的骨架。
據統計,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大概有106萬輛規模,但是只有充電樁將近9萬個。按國際上通常所要求的電動車與充電樁至少達到1:1比例或更高的配置標準,充電樁的數量遠遠不能滿足當前市場的需求。電動汽車與充電樁比例是多少——簡介按照適度超前原則明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目標,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2萬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480萬個。
其中,新建公交車充換電站3848座,出租車充換電站2462座,環衛、物流等專用車充電站2438座,公務車與私家車用戶專用充電樁430萬個,城市公共充電站2397座,分散式公共充電樁50萬個,城際快充站842座
1、要依插座的距離,設置不同的充電線長度。每個充電樁的插座之間需間隔80~100cm,同時為了保證充電車輛的進出順利,還要進行電源線的走線距離、距離停車位的位置測量,確保其他車輛能正常出入。
2、需檢查信號強度,具體安裝插座時可以提前做好標記,測試地下車庫的信號是否穩定。
3、由于地下車庫無法和地上的光線相提并論,因此要確定光線是否充足,才能便于人們使用。
4、明確地下車庫是否有潮濕滲水,明確配電箱位置,在此之前需保證充電樁已正確連接零火線。同時,這些操作都需要由持電工證的專業人員進行操作并安裝充電樁,才能確保安全性。
搜浪信息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