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標準分為1、2、3、4共4級,4級為最高等級。
電磁兼容性簡稱EMC,是指設備或系統在其電磁環境中符合要求運行并不對其環境中的任何設備產生無法忍受的電磁騷擾的能力。因此,EMC包括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設備在正常運行過程中對所在環境產生的電磁騷擾不能超過一定的限值;另一方面是指設備對所在環境中存在的電磁騷擾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擾度,即電磁敏感性。
EMC(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標準是指電子設備在電磁環境中正常工作并不會對周圍設備和系統造成干擾的能力。根據不同的應用領域和國家/地區的法規要求,EMC標準的要求可能會有所不同。
一般來說,歐洲的EMC標準遵循歐洲聯盟的指令,如EN55032和EN55024,要求設備在特定頻率范圍內的電磁輻射和抗擾度水平不超過一定的限值。這些限值通常以dB(微伏/米)為單位表示。具體的EMC標準限值取決于設備的類型和用途,可以在相關的標準文件中找到詳細的規定。
YD/T1312.1為無線通信設備電磁兼容通用要求,該標準適用于除廣播接收機以外的所有種類的無線通信設備。
該標準主要規定了無線通信設備及其關聯的輔助設備的電磁兼容性限值、性能判據和測量方法等。
由于該標準廣泛的適用性,故當一種新的無線通信技術出現卻沒有具體的產品族標準適用于該技術時,檢驗機構和設備制造商可以根據YD/T1312.1對該設備進行電磁兼容性評估。
電磁兼容等級E1和E2是指電磁兼容性測試中的兩個等級。這些等級是根據歐洲電磁兼容性指令(EMCDirective)制定的,用于標識電子設備在電磁環境下的抗干擾能力和對其他設備造成的干擾程度。E1級別表示設備具有一定的抗干擾能力,可以在相對較強的電磁環境下正常工作而不受干擾。這意味著設備在使用過程中不會產生過多的電磁輻射,也不敏感于外部電磁干擾。E2級別表示設備具有較低的抗干擾能力,容易受到較小的電磁干擾影響。這意味著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產生較多的電磁輻射,也更容易受到外部電磁干擾的影響,可能導致其正常工作受到影響。一般來說,E1級別的設備對于電磁干擾比較不敏感,而E2級別的設備則需要更多的防護和措施來保證其正常工作。企業和制造商在生產和銷售電子設備時通常需要考慮和符合這些標準,以確保產品的質量和性能。
建議結合標準看,比較有意義抗擾度:IEC61000-4系列,對應國標GB17626系列。騷擾:CISPR11、CISPR22,對應國標GB9254,GB4824設備、場地:CISPR16-1系列和CISPR16-2系列,對應國標GB6113些列如果基礎好可以直接看:《電磁兼容導論》(美)ClaytonR.Paul著基礎差的話,補補《電磁場與電磁波》
制式手電筒是指符合特定標準和規范的手持照明設備。它通常具有一定的尺寸、重量、亮度和電池壽命要求,以滿足特定行業或軍事組織的需求。制式手電筒的設計和功能經過嚴格測試和認證,確保其在各種環境條件下可靠運行。這些手電筒通常具有防水、防震和耐用的特性,適用于警察、消防員、軍人和戶外愛好者等需要可靠照明工具的人群。
制式手電筒的標準化使得不同品牌和型號的手電筒可以互換使用,提高了設備的通用性和互操作性。
電磁兼容測試內容很多,有傳導騷擾、傳導敏感度、輻射、輻射敏感度、靜電、脈沖群、工頻電磁場、諧波等等內容
搜浪信息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