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解決城市管理中的堵點、盲點,上海市建設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系統,打通部門數據壁壘,有效整合治理資源,第一時間發現和解決安全隱患,推動城市治理向智慧化、精細化邁進。
“11時15分發現渣土車未加蓋,請住建部門及時處置,有需要請聯系屬地交警。”上海城市運行管理與應急處置系統大屏幕上,一條預警信息出現。系統自動生成了感知事件報警單登記表,同一時間,金山區城運中心有關負責人收到了事件的主要地理位置信息和處置要求。“之所以這么快,是因為預警信息由計算機智能算法自動發送。”上海市公安局科技處負責人介紹。
自動感應、自動推送、及時處置,第一時間發現、解決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將城市管理中的風險降到最低;如今,上海正通過建設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系統,推動社會治理從應急處置向風險管控轉變。
一屏觀全城
整合接入多部門基礎數據,實時反映城市運行態勢
站在大屏幕前,城市實有人口、空氣質量指數、市內交通客流量、全市供水量負荷、水質達標率……每一個指標都在實時更新變化。“通過‘一網統管’系統,我們能直觀了解城市運行的宏觀態勢。”上海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常務副主任徐惠麗介紹。
2400多萬常住人口,13億多平方米城市總建筑量,270多萬戶市場主體……對于上海這座超大型城市來說,如何保證城市在安全、有序、高效運行的同時,各類應急突發事件也能得到最快響應和處理?
2019年,在上海市委、市政府部署下,上海市公安、住建、應急管理、大數據中心等多個部門聯合建設了上海城市運行管理和應急處置系統。“這一系統充分利用智慧公安和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成為上海城市大腦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海市政府辦公廳有關負責人說。
作為上海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的基本載體,這一系統整合接入了公共安全、綠化市容、衛生健康、氣象、水務等30多個部門的100多項基礎數據,圍繞“城市動態”“城市環境”“城市交通”“城市保障供應”“城市基礎設施”5個維度,整合提煉了86個一級指標。同時,針對城市管理難點、堵點、痛點、盲點,“一網統管”通過智能預警手段,結合無人機、高清攝像頭等先進設備、智能感知端,依靠水陸空88萬個“神經元”,可以形成“客流監測分析”“套牌車核查”“渣土車未蓋頂預警”等一系列智能化城市應用場景,實現從預警到處置的閉環管理。
搜浪信息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